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式上,东风军车的身影又一次出现,第七次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钢铁猛兽承载着战士的坚毅与大国的豪迈,为大国底气写下注脚。“东风军车,见证历史,担当使命”“‘猛士’出动,所向披靡”“湖北造,鄂骄傲”……在这一历史性的高光时刻,这抹“湖北造”的军绿色,格外亮眼,备受瞩目。
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一句“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宏愿,在鄂西北山沟埋下种子。东风,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的重托。彼时,十万建设大军于十堰荒山搭棚垒灶,咸菜酱油果腹,硬是“敲”出新中国第一代军车EQ240。这辆在战火中赢得“功臣车”“英雄车”美誉的越野车,成为东风与国运同频的起点。
驭风而行,推陈出新,是东风刻入骨髓的基因。从EQ240、EQ2102到被誉为“陆军航母”的东风猛士,一代代军车迭代升级,每一步都踏准强军脉搏。东风,见证了中国军车从追赶到并跑,最终实现关键领域的超越。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工业脊梁的挺立。
东风更在重大时刻铸就了“零失误”的传奇。从1984年首次亮相国庆阅兵,牵引重炮安全驶过天安门,到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135辆东风军车在装备方队中作为“排头兵”震撼登场,再到此次115辆东风猛士参阅,东风以钢铁意志与极致可靠,为国之盛典铺就了坚实轮印。
“国有大事,必有东风”,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副重担。港澳回归,东风军车运载三军将士进驻;汶川地动山摇,猛士率先冲破生死线传讯;海外维和战场,“中国制造”化身和平名片;神舟凯旋,东风搜救车永远在场守望英雄。每一次迎难而上,每一次冲锋在前,都是对“与国家同行”的有力诠释。
跨越半个多世纪,从十堰深山到武汉江城,从单一卡车到全谱系车型,从燃油驱动到新能源领航,东风始终将自身命运嵌入国家事业的发展,熔于民族工业的筋骨。这表达着一种不畏难的精神:于荒芜中开新天,于重任中铸铁骨,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这传递出一种大抱负的追求:只要国家召唤,必将使命必达,以顶尖制造铸就大国底气。东风驭风,驭的正是振兴民族工业的浩荡长风。
东风之轮,驶过的是中国汽车工业从筚路蓝缕到昂首世界的征途,书写的是一个民族工业从匍匐到屹立的史诗。这辆从历史深处驶来的“猛士”,仍将继续以创新之姿、钢铁之躯,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时刻风雨同路、荣光与共,在历史的坐标上延伸向更壮阔的前景。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