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集团在新疆大石峡6年施工 “3D打印”建起世界第一高坝

时间:2025-09-22 18:13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daf7b95a-781f-4748-a5e7-4f677e59da8c

新疆阿克苏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湖北日报通讯员 李鳌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夏伟

巍巍天山西端,库玛拉克河奔腾于温宿大峡谷之中,一座堪比80层楼高的超级大坝,于此处傲然崛起。

9月20日上午,新疆阿克苏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在项目控制中心,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水闸按钮,重达200吨的水闸缓缓落下,历经6年,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启动下闸蓄水。

247米!是这座超级大坝的高度,比三峡大坝还高出62米。它以傲人的成绩,刷新全球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的纪录。这个纪录,由在鄂央企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书写。

3D技术建出智慧大坝

飞机降落在阿克苏机场,一路驶向茫茫戈壁滩,驱车2小时后,便抵达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

从项目部前往大坝,路边全是土黄色的山峦。这座高247米、总斜长逾310米的混凝土高坝,总投资89.97亿元,坝体填筑量能填满7000多个标准泳池,水库总库容达11.7亿立方米,相当于6个天山天池的蓄水量。

“大坝启动下闸蓄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葛洲坝集团大石峡项目公司董事长宋晓建说。高坝、高边坡、高地震烈度、高泄洪流速、高挖填强度,他用“五个高”来形容这项工程。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建造起世界第一高坝?答案,就藏在大石峡水利枢纽数字孪生智慧中心。

在这里,所有现场施工环节都一目了然,247米的坝体就是靠这个“智慧大脑”控制,就像3D打印一样,一层一层地建起来的。

葛洲坝集团大石峡项目公司总工周俊芳介绍,“3D打印”大坝,并不是通过一个巨大机器直接打印出完整的水电站,而是通过工程智慧云平台,将大坝逐一“分解”建模,切片成很多不同的建设步骤,再运用物联网运输定位和无人碾压机群协同作业,一层层地完成作业。

“为了增强坝体的抗震性,我们在坝体里埋了9000多节抗震钢筋,分层铺设土木格栅,把大坝结构连成一体。”周俊芳说,在整个坝体内部,大约安装了2300个监测点,相当于是在大坝内部安装了诊断器。

“水布垭坝高233米,大石峡坝高247米,这14米,是我的近20年。”2006年10月12日,湖北清江水布垭大坝全线到顶,葛洲坝集团将世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高度提升到200米以上。“我当时在葛洲坝集团清江施工局水布垭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课题组,此后一直从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从水布垭到大石峡,这是坝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

像搭积木一样垒起进水塔

“人这辈子,能遇到几个世界第一?我很幸运与大石峡相遇,并伴随它长高、蓄水。”葛洲坝集团大石峡项目二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高建福说。

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2008年就扎根新疆干水电项目,一干就是17年。大石峡工程是他干的第4个项目,他主要负责引水、发电、泄洪及生态防水设施等施工技术攻关。

高建福说,坝前的联合进水塔高91米、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量28.9万立方米、钢筋1.2万吨,施工工程量巨大。且进水塔施工场地狭窄、边坡高陡、风力强劲。

“项目部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了21项课题、44个专题的科研项目研究。仅科研经费就占工程总投资的13%。”高建福介绍。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建设联合进水塔时使用的智能“造塔机”。

以前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模板得一块一块组装,浇筑完成后就得拆除,耗时又耗力。智能“造塔机”集液压顶升模架、模板及围护系统于一体,上一仓浇筑达标脱模后,用平板操作液压系统,就能让仓内模板整体同步顶升,快速进入下一层施工,省时省力还提质增效,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该设备还能抵抗12级大风,其配套围护系统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高建福说。

惠及下游800余万亩农田

“两扇重达200吨的闸门,都是我和同事们一起安装的。”葛洲坝集团大石峡项目闸门安装负责人罗卫东说,大坝下闸蓄水后,他还要进一步检查闸门质量与密封状况,确保闸门滴水不漏。

待到明年,11.7亿立方米的碧波将盈满库区。届时,每年可生产超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还将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的缺水困境。

大石峡水利枢纽建设工地的下游——阿克苏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素有“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枣园”“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

图尔贡·谢木西是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尤喀克斯日木村的村民,也是项目部的一名后勤人员。他家种着15亩核桃、6亩小麦,一年收入大约5万元。

“我们这一到夏季,冰川消融,洪水就肆虐,田地很容易泡水;而到了春秋,又常常缺水。”图尔贡·谢木西说。近些年,随着大坝的修建,县城周边的水利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大坝早日建成,我家周边的荒地就都能种起来,收入也能提高了!”他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