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仁医)在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时间以秒计算,生命以分衡量。这里是医院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与死神较量最激烈的战场。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十几年扎根急危重症救治一线,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特种兵”,用精湛医术打破“生死边界”,让心脏停跳患者重获新生;他带领团队搭建多学科协作体系,以高效配合化解复杂伤情,让多发性损伤患者摆脱瘫痪阴影;他始终心怀患者,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坚守“让病人少花钱、早康复”的初心。他,就是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科主任黄光庆。
从“守重患”起步,炼就重症救治“尖兵”
2009年,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成立。当时年仅27岁的黄光庆从武汉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毕业,毅然选择这个充满挑战的新兴学科。为支持学科建设,他主动请缨,投身到这个与死神争分夺秒的领域。
“临床实践是最好的‘熔炉’,重症医学科医生的成长要从学会‘守重患’起步。”回想当初,黄光庆记忆犹新。为尽快掌握重症救治技术,他以医院为家,吃住在科室,白天参加培训,夜间抽空自学。为实时监测重症患者病情,他经常在患者床边打地铺,夜以继日的勤学苦练,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医学无止境。2011年至2015年,黄光庆先后参加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国际呼吸治疗师、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等系统培训,综合救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016年,一名50岁男子在诊所突发休克、心脏停搏,经120送进市人民医院ICU。参与抢救的黄光庆熟练运用所学的ECMO技术,帮助患者心脏恢复跳动。此次成功抢救,标志着黄光庆已独立掌握这项重症医学最复杂、最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为提高区域性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注入新力量。
深耕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十多年,黄光庆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救治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带领团队屡创生命奇迹。他先后获得医院“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医疗技术能手”“杰出青年英才”“杰出人民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破局“生死关”,于细微处攻克医学难题
在黄光庆看来,重症救治不仅需要全面掌握各种先进技术,更需要在细微处发现蛛丝马迹,破解复杂医学难题。
70岁的赵大爷在帮邻居修房时被倒塌的围墙砸倒,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出现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经多科室接力治疗,赵大爷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然而在撤离呼吸机时,无颅脑及腹部脏器损伤的赵大爷却突然陷入昏迷。
这一反常病情变化引起黄光庆的警觉。凭借丰富经验,他推测患者昏迷可能是因某处骨折导致脑部脂肪栓塞所致。经脑部MRI扫描,证实了他的判断——患者胫骨骨折处骨髓脂肪微粒溢出,进入破损的静脉“流入”脑内引发栓塞。找到症结、对症下药,赵大爷最终平安苏醒并顺利出院。
“我会把这些特殊案例记下来,经常复盘,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黄光庆告诉记者,他正将一例临床案例制作成课件。案例中的高中女生在校内长跑时突发心脏停搏,经心肺复苏、ECMO等治疗后恢复意识,却出现不明原因腹泻,持续近半个月,各种干预手段均未奏效。
黄光庆联想到此前有报道使用洗涤菌(粪菌)移植成功救治此类患者的经验,于是大胆尝试、突破创新,最终找到合适健康菌源多次植入,帮助患者建立肠道菌群平衡、解除症状。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生死较量,黄光庆总是竭尽所能,为重症患者破译“重生密码”。
筑梦“共同体”,协力打造重症救治“铁军”
身为科室带头人,黄光庆深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不光要拼速度、拼技术,更要拼团队协同作战能力。
2019年,黄光庆被派往意大利锡耶纳综合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项培训,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经验。回国后,他将所学转化运用到科室工作中,常态化开展培训演练,规范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多学科协同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团队业务能力及综合救治质效。
60岁的吴师傅不慎从7米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严重损伤:腰部脊髓损伤致使不完全瘫痪,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爆裂性骨折,马尾损伤,多根肋骨骨折,双侧胸骨骨折,多处足部骨折等,还伴有创伤性休克症状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情危重,救治难度极大。
黄光庆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确诊病情并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又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等险情。黄光庆再次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出先由心胸大血管外科实施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再由脊柱外科实施一系列复杂腰椎手术的方案。
在各科室通力协作下,两次手术均顺利完成,吴师傅成功撤离呼吸机,闯过了生死关。后续治疗中,团队又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深静脉血栓风险,避免了肺栓塞这一致命并发症。在全方位、精细化综合治疗下,吴师傅最终康复出院。
“抢救工作进行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团队的高效配合,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命先机。”黄光庆带领的急危重症“特种兵”团队现有医护骨干力量54人,在高效配合下,科室最高年救治急危重症患者2000余例,抢救生存率长期保持稳定。
“在协同治病过程中,不仅要治好病,还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解除病痛。”简单朴素的话语,道出了黄光庆从医十多年的初心与坚守。在他看来,医者不仅要有精湛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在生命的边缘徘徊,是无数患者及其家庭难以承受之重。然而,在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技与医术的完美结合,团队与个人的协同奋进,让一个个生命奇迹在这里诞生。从“青涩医者”到“重症专家”,黄光庆把十多年青春奉献给了重症病房。在守护生命的赛道上,他仍在努力奔跑。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