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守水护水“十八般武艺” 薄薄一层膜 污水变清水

时间:2025-08-22 10:21 来源:十堰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夏末初秋,神定河碧波荡漾,白鹭低飞点水,市民沿河岸闲庭信步。谁能想到,这条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流,昔日曾面临“污径比(污水排入量与河流径流量之比)1.5:1”的世界级治污难题。

8月20日,记者走进十堰市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探秘这场生态奇迹背后的“科技功臣”——Ⅳ型 S-MBRU膜生物反应器组器。

污水处理车间内,汇集而来的污水依次经水泵房、内进流式格栅、AAO池等环节,逐步去除大垃圾、杂质、油类、泥沙以及碳、氮、磷等污染物后进入膜池。“作为污水净化的关键一环,Ⅳ型S-MBRU膜组器便安装在这里。”项目运营方、神定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明浩告诉记者。

膜池内,27个廊道整齐排列,有序分布着198个膜组器。“每个膜组器由72张膜片组成,每张膜片上有两三千根白色膜丝,它们看似平平无奇,却布满0.1微米大小的小孔。”曹明浩说,它们如同一张张精细滤网,将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水中细菌拦截在外,让干净的水穿透而过。其独创的槽式脉冲曝气技术,使气泡如无数小刷子高频擦洗膜丝,有效延缓堵塞。

曹明浩介绍,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能力达18万吨,在Ⅳ型S-MBRU膜组器助力下,实现污水高效净化。经膜组器处理后,出水浊度小于1NTU,COD、氨氮、总磷等指标优于一级A标准,多项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真正实现从污水到清水的转变。

该工艺无需二沉池,池容减少30%至50%,水力停留时间不到1小时,大幅节省空间。污泥产量减量30%至50%,有效降低后续处理成本。同时,脉冲曝气和三位集水系统显著提升膜的抗污染能力,清洗周期延长,运行能耗比传统 MBR工艺降低30%,吨水电耗仅0.3至0.5kW·h。此外,其支持在线清洗、变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尽显智能化优势。

据悉,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尾水经再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工业冷却等,减少新鲜水消耗。过滤留下的污泥,一部分送至垃圾焚烧厂,焚烧残渣可作水泥、砖瓦生料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骨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记者 叶楚榕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