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中气”是阴阳交合的中点,是维系人体动态平衡的核心。中气足则身体健。中国之“中”,得天地枢纽;湖北之“中”,在精神脊梁。湖北的“中气”一般由正气、豪气、秀气、锐气构成。
家国正气:铁血丹心照青史
湖北的中气里,有家国正气。
屈原故里牌坊
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将楚巫文化的神秘主义升华为士人精神的家国担当。当鸦片战争的炮火撞开古老中国的大门,救亡图存成为家国命题,历史的书卷正式进入近代时间。戊戌六君子中的湖北人刘光第、杨锐慷慨赴死,去留肝胆两昆仑。民国初期,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一度成为国内大革命的中心。“八七”会议、秋收起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为革命,大别山200万儿女赴汤蹈火;红安一县捐躯十四万,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湖北人恽代英、萧楚女以生命兑现信仰。抗战烽火中,鄂西山地化作血肉长城,解放战争中,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年,赫赫战功刻进岁月年轮。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深海铸剑核潜艇。每一次,都是湖北人家国担当的历史注脚。
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 图源:十堰日报
南水北调中,为保“一泓清水北送”,湖北渔民转型清漂队员、大学生组建环保团,十年守护4.5万公顷水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谱写出新时代湖北人守水护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家国情怀。武汉战“疫”,静默坚守,千万市民自觉让渡自由以护佑家国平安,让西方世界难以想象的舍小家为大家,却恰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言之“有机团结”的社会学范本。在湖北,家与国密不可分,家即是国,国就是家。
英雄豪气:砥柱人间是此峰
湖北的中气里,有英雄豪气。
咸宁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
三国风云,多在此激荡演绎。曹操大军南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赤壁鏖战,周瑜火攻曹营,烈焰映红长江,折戟沉沙处,豪气至今犹闻。关羽镇守荆州,凛然如神,其忠义之魂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点亮一方山河。鄂州旧名武昌,曾为南宋抗金前哨,岳飞在此屯兵八载。登黄鹤楼北眺中原,他佩剑轻抚,目光如炬穿透烟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壮誓言,仿佛随长江之水,流入后世血脉。
辛亥革命博物院
龟蛇二山静默对峙,锁住大江滔滔。辛亥枪声于武昌城头骤然惊起,千年帝制如朽木崩塌,革命洪流由此奔腾席卷,历史在此刻骤然改道。大别山层峦叠嶂,曾见证红四方面军浴血坚持,山石草木,俱是英雄风骨的无声碑铭。金戈铁马之声,早已渗入江汉平原的泥土,化为城市深处铿锵的脉搏。1956年毛泽东于武汉畅游长江,“万里长江横渡”的豪迈诗句,抒发出改天换地的时代气魄。1998年洪水滔天,武汉龙王庙闸口,子弟兵以血肉之躯阻挡惊涛骇浪。2020年疫情肆虐,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护目镜下是荆楚儿女坚毅眼神。一脉英气,从烽火岁月奔涌至和平年代。每一次危难,都是对湖北中气最庄严的淬炼与加冕。
诗意秀气:江山文藻耀千秋
湖北的中气里,有诗意秀气。
曾侯乙编钟
江汉朝宗处,中气贯长虹。这片诞生曾侯乙编钟的土地,将青铜的共振熔铸为文明演进的基因。屈原行吟泽畔,《离骚》《天问》字字如星,在荆楚天空璀璨不灭。楚文化的瑰丽奇绝,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滋润着中华文脉。崔颢题诗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相传竟使诗仙李白为之搁笔。江夏烟波,因文采而永恒。苏东坡躬耕于黄州东坡,雪堂夜话,明月清风皆成文章,赤壁二赋照亮了文学史册。
三峡大坝
李白笔下“山随平野尽”的壮阔,孟浩然“气蒸云梦泽”的氤氲,皆化作“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灵秀气息。三峡大坝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时代的大国重器相熔铸,三代人历史的想象照进了时代的现实。屈原祠前的龙舟竞渡,东坡赤壁的月色秋声,问道武当的太极哲学,江豚成群的大江奔涌,楚文化的想象力正通过绿色GDP获得现代性重生,也化作跨越千年的文旅IP。湖北,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正以整装待发、中气勃勃的姿态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踔厉锐气:弄潮敢向涛头立
湖北的中气里,有踔厉锐气。
江汉平原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人从远古之初,便为生计而奔忙。屈家岭、石家河遗址的碳化稻粒暗示着五千年前稻子已被楚人先祖驯化。时至今日,稻花香里的长江文明依然稳步前行,阡陌纵横的江汉平原上,躬耕不辍的湖北人依然勤劳,湖北连续12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亿斤以上。2024年12月,“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举揽下30亿元大单,成为“荆楚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的鲜活注脚。
“筚路蓝缕”“上下求索”,楚人在青铜烈火中熔铸成的开拓与反思并存的文明双螺旋,在两千多年后的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高呼中,汇入“实业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湖北承东启西,通联南北,无论是在孙中山《治国方略》中与纽约、伦敦相媲美的武汉,还是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在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中,近水而居,得水而活。在党中央高屋建瓴之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铺开了联通世界的“黄金水道”。航运为先、因段制宜、多方兼顾的德国莱茵模式在湖北有了创新性转化,大通道、大枢纽、大联运三篇大文章推动着棋局满盘皆活,九省通衢走向九州通衢的格局正在明朗。
黄鹤楼
迈入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作为制造业重镇的湖北,产业门类齐全得让人羡慕,产业能级蓄势向上跃升。汽车、化工、钢铁产业转型“三大战役”已经打响,人形机器人、时空智能、深空深海深地、农业微生物与生物育种等加速成势,“武襄十随”汽车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产业聚链成群。今年上半年,湖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实现大省领先、中部领跑,较好发挥了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湖北,因其居中,自古兵家必争。今日科技的多方博弈,没有硝烟,光谷走廊上演着的是科技星火。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中国信科的光网络研发制造基地、华星光电的柔性屏、中建三局的智能建造,在创新生态系统里重新解构“合纵连横”。正如决定三国鼎立的可以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东风,而突破性创新总发生在宏观政策、工程经验与基础科学的交接带。可不可以说,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在湖北脉冲强磁场装置中转化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物理宣言,而青铜编钟的礼乐精神正在解码为数字时代的文明算法了呢?从“光芯屏端网”产业体系崛起,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勃勃生机,湖北科技创新高地已露峥嵘,九省通衢正在进化为全球价值链的时空枢纽交换机。
长江、汉水依旧奔流。这股湖北骨子里的“中气”,经千年涵养,升华为一种雄浑深沉的文明气象。爱国正气、英雄豪气、诗意秀气、踔厉锐气,如江河支脉,最终汇聚成湖北担当国家中部崛起重要支点重任的壮阔中流。
来源:唱辽阔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