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自2025年起,在全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内容紧贴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和前沿技术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导向、结果导向。
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规划、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
2.人工智能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原理、算法、算力、数据、技术框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案例。
3.人工智能思维方法、基础逻辑、跨学科交叉思维、伦理与法律,推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智能向善。
4.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结合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实际,探索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产业或政务应用场景新范式。
各地要指导相关培训单位突出前沿性、系统性、实用性,选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科普系列丛书、相关行业领域人工智能培训教程、专家学者辅导报告或市场上已出版的人工智能概论教程,也可对照国家职业标准自行开发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课程课件。
继续教育形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惠及全体专业技术人才。
组织专家辅导
结合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有条件的单位可深入科技园区、数智化企业开展现场教学。
纳入公需科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每年征集共享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公需科目课件,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理念培训,开展“线上+线下”“个人自学+单位组织”相结合的学习。
开展高级研修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鼓励其他选题高研班增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开展竞赛比赛
精心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赛项,以赛促训、以训促学。
探索“人工智能+”继续教育
打造智能化、个性化、全域终身自主学习体系。
支持青年人才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技术,经培训考核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按照有关规定直接衔接认定相应职称。
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互补
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纳入全国技师学院选修课程,鼓励技师学院预备技师(技师)班应届毕业生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考核,支持技能人才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人工智能实训实践活动。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