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守护一泓清水丨智慧管水!十堰全力构建“水地空天”技防体系

时间:2025-07-19 20:4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编者按:2024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殷殷嘱托,人人争当“守井人”,踊跃投身守水护水节水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和厚爱。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际,十堰广播电视台推出《牢记殷殷嘱托 守护一泓清水》新闻专栏,全景展现各地各部门肩负神圣使命,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生动实践。今天关注《智慧管水 我市全力构建“水地空天”技防体系》。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张陈堰)近日,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归巢无人机巡查发现三官殿河段水面有漂浮物,第一时间通知了负责该区域的巡护大队。接到指令后,巡护队员在10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进行处置。

7月19日(41)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陆上巡护大队队员宦明政介绍,有了高科技助力,可以准确标识疑似污染事件的具体位置,为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认情况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7月19日(5)

丹江口库区库岸沿线许多地区坡陡林密,无人机巡查不仅精准度更高,还能飞往人和船只到达不了的地方,进行360°无死角巡护。

7月19日(42)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工作人员陈金毅介绍,这些无人机主要用于库岸线和入库支沟的日常巡护,根据算法自动抓拍,影像资料可自动上传至平台,有效弥补传统人工巡查费时费力、视觉局限的短板。

7月19日(6)

天上无人机巡航,地下管道机器人作业。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一次针对地下污水管网的例行巡查正在进行。这台长约50公分,宽高20公分的管道机器人便是巡查的主角。

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志鸿介绍,管道机器人虽然体型小,但是作用特别大,它能伸缩,能边爬边拍,相当于给污水管网做了一次“肠镜”。

丹江口市还在库区上游12个乡镇62个重要节点安装了探测仪,实时监控雨污管网内的水位、流速等信息。

7月19日(43)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工作人员王伟军介绍,一旦发生预警,他们会通知第三方工作人员,带上地下管网机器人到管网内进行检查。

7月19日(44)

守水护水是十堰“天大的事”。去年,十堰投入运行了1个市级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和10个县级分中心,专门租用了一颗卫星,与中科院空天院合作,建成了一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将全市包括2489条河流的地域面积,划分成1066个网格,每天扫描一次,成像精度可达0.5米。

7月19日(45)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工作人员高龙琦介绍,大家能想到的先进技术手段现在都已用在了管水工作上,通过“天眼”与“人眼”有机结合,从原来的人力密集型转向了人机交互型,由原来的被动处置型向主动预警型转变,由经验分析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形成卫星看、监控盯、水上巡的立体防护网,提升保水护水质效。

7月19日(38)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十堰不断提升全域智慧管水能力。面对库区620平方公里水域与3524.8公里蜿蜒岸线,十堰以科技破题,充分运用卫星遥感、云广播、无人机、数字孪生、AI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起了“水地空天”四位一体的水质安全监测体系。

目前,全市已整合172个断面水质监测、1066个卫星遥感监测网格、262个重点涉水企业监管、313路环库岸线监控视频、215公里环库公路移动污染源电子监控、33个国省控监测站防入侵监控等平台数据,形成点源实时预警、岸线水陆巡护、库面遥感监测的“天罗地网”。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